非常时期,不想乱说话。批评,有添乱的嫌疑;赞美,则声音的太多了,也不差我这一句。我们国家对这次的疫情的反应和处理,比非典那次明显有很大的进步。进步不代表不存在问题,目前为止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一大堆。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好事,认识到问题了,才能尽快改正。肯定问题和认可进步一点也不矛盾。但就是有一部分人不愿意看到进步,只看见问题,甚至还有一些复活的公知,借此疯狂地攻击体制。难怪政委金彩荣要说,“公知就像苍蝇,整天盯着我们家垃圾堆,他们喜欢那个味儿 ”。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任何人都有批评政府的权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的时候就提出,要以“闻过则喜”的态度,全力支持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当然不应该只是新闻媒体的专利,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自然也都有舆论监督的权力。针对这次疫情的爆发,很多人批评湖北,批评武汉。他们只是就事论事,是批评体制缺陷不足产生的问题,是希望公共卫生机制更加完善,更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样的批评一点问题没有,因为他们是提出问题,希望政府能解决问题,这对社会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还有一些人的批评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认为问题都是体制刻意造成的,似乎除了破除这样的体制,再无他法。以李文亮医生的事情为例,大众对他的去世都很心痛,因为这样一个坚持正义的人,还很年轻的,还有需要他的家庭,还能做很多事情。起初湖北警方对他们8个人的处理方式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大声批评,甚至抗议。但当李文亮医生去世后,国家监委派工作组去湖北调查,还有一批人酸溜溜地说“人都死了,调查有什么用”。真是看不懂他们到底希望解决问题,还是不解决问题。他们的这种态度也许是因为如果国家监委调查清楚了,相关责任人处理了,类似的错误纠正了,他们就没有理由再骂了。一个人的屁股坐歪了,他嘴上说什么冠冕堂皇的也都是假的。
潮水退去才会知道谁在裸泳。这场疫情不但检验了政府官员,也检验了手持“言论自由”盾牌的所谓公知。他们是爱国,还是恨国,一目了然。公允地说,一个健康的社会的确需要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我也相信如果他们能对社会存在的问题保持警惕,大声疾呼,这是一件好事。可惜过去这么多年,恰恰是一批自诩为知识分子的人把“公知”这个词变成了散发恶臭的贬义词。他们对民众完全没有悲悯之心,处处以先知自居,认为大众都是愚民,自己比他们高明。这样的知识分子简直白读书了,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