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愚人节,我一直都不喜欢,因为我是一个缺乏娱乐精神的人,不喜欢开玩笑,不喜欢捉弄和被捉弄。第一次对愚人节有较深的印象是2003年,班里的一个女生激动地告诉我,张国荣跳楼自杀了。那个时候,我根本不清楚是张国荣是谁。后来回想在那之前我至少已经看过《英雄本色》,只不过张国荣在里面是一个不太出彩的配角,在周润发的身旁显得黯淡无光。几乎是到了大学我才恶补了不少香港电影,我发现其实《倩女幽魂》、《东邪西毒》、《东成西就》这些电影我小时候都看过,我也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完美地遗忘了张国荣这么一个人的。或许在一个孩子的世界里,周润发、周星驰、成龙这种热闹的明星才能叫做明星,而张国荣这种显得有点寡淡无味。
年纪大一点了,我慢慢觉出了张国荣的好,他的那种温和才应该是一个成熟男人的标配。我看过一期《今夜不设防》,张国荣在里面讲话非常有意思。他的温和并不显得呆板,他自有风趣幽默的一面。到今天我可以公允地说张国荣是一个非常有气质的人,而成龙、周星驰和气质根本毫无关系,周润发也只能说有一点大佬气质,远远到不了迷人的那种程度。
从2003年开始,愚人节几乎变成了一个用来怀念张国荣的日子。我对张国荣的喜欢是一个缓慢累积的过程。简单地由此及彼,我很怀疑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有那么多同龄人,甚至比我还小的人,像他们宣称的那样一开始就非常喜欢张国荣。我知道电影时代的张国荣演技很好,后来成了王家卫的专属演员。我也知道在更早之前,他在粤语歌坛和谭咏麟争辉。但是我不敢堂而皇之地纪念他,假装一直喜欢他。这种虚伪才是愚人节里对人最大的愚弄。当然,任何人都有权力宣布自己喜欢任何人。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愿意接受别人去做。
我想我们喜欢一些明星或者一些普通人,是因为他们身上投射了我们期待的影子,我们也希望像他们那样明丽、高大、深沉、隽永。或许这种标签本身并不真实,可如果你坦然地相信就足够了。像吴京是不是有那么爱国,靳东是不是有那么文艺,薛之谦是不是有那么深情,这些都不那么重要了。我也完全不在乎现实中的张国荣是不是有那么温和,只是我看到他的时候就希望自己慢慢变得更温和、更细腻。这样不就挺好吗?
自己追求的偶像,心里都是很好的。
愚人节什么的,都是饭后笑料,没啥好玩的。
无关乎偶像,我心里想的只是一些喜欢的人和事。
真正的喜欢和崇拜,一定是发自肺腑的。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就要求别人也喜欢,就容不得别人的批评,这是狭隘的。因为有了偶像,而内心温和,从此心中有了榜样,任由世间纷扰,自己只顾变得更好以去温暖他人,这才应该是偶像的力量。
现在的粉丝可不是这样了,过于疯狂。
就是太过疯狂了,这股疯狂劲再向其他领域延伸的话,就很可怕。
愚人节。。。我好像日常关闭网站
我看了,去年的以为是真的,今年一看就假,哈哈
不同年龄阶段对那些经典电影有不同的认知
人的审美是在慢慢提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