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套哲学

中国人常常信奉两套截然相反的哲学,让人搞不懂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比如很多人会教导我们“量小非君子”,后面又紧跟着悄悄告诉我们“无毒不丈夫”。看起来前一句冠冕堂皇,应该是庙堂上的话。后一句似乎有点厚黑,却是江湖之语。庙堂与江湖说起来很远,细想想实际上是一回事。庙堂上说的是让别人听的,教别人当成信条的。你愿意当谦谦君子吗?愿意的话,就要有胸怀、有气度,殊不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完别人,自己则肯定不能相信这个,必须有雷霆手段,才能配得上菩萨心肠。下不了狠心怎么能成大事,做大丈夫呢?所谓“内圣外王”正是如此。从晚清的曾国藩,到他的精神学生蒋介石都是这样,一面杀人如麻,一面又想着立德立言,一副圣人的模样。

说到“半圣”曾国藩,顺便提提他们儒家。因为儒家也有这个表里不一的毛病。比如孟子说“民贵君轻”,多么富有现代精神,用国人自吹自擂的套话来讲,孟子的民本思想比法国的卢梭早了两千多年。比孟子更早的孔子却说“民可是由之,不可使知之”,又是一派高高在上的愚民说辞。具有考据癖的传统儒家没怎么为孔子的反动思想开脱,倒是近几年的流行儒家们一个劲替孔子涂脂抹粉。要我说孔子是个实在的老头,他这话没错,很符合现在的精英政治,几千年来本就没有几个统治者真把老百姓当回事的。只不过这种江湖之语堂而皇之地宣讲,于一些人的面皮不太好看。据说朱元璋读到孟子的“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时候,勃然大怒,亲手把这些字句删掉,制作了洁本的《孟子》。说到底朱元璋还是没文化,被这两套哲学搞混了脑子。孟子那些话是说给百姓听的,孔子的话却是说给帝王听的,本就是一个意思。

以上这些闲话比较久远,但不代表近现代就没有这种怪状。有一个时期,我们一面唱着“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然后又一面唱着“×××是人民的大救星”。年轻人以破四旧为荣,去各种庙宇、教堂里砸烂偶像,把和尚、修女拉出来批斗。可笑的是,这些年轻人自己的胸前却戴着鲜红的领袖像章。我读过一些佛经,我觉得真正的佛教徒要比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更唯物。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用我前面的理论来解释,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照我的逻辑,我可以说世上是有救世主的,是有神仙皇帝的,×××也的确是人民的大救星。因为这是江湖之语,是说给自己听的真话。否则我们的忠字舞跳给谁看,早请示晚汇报说给谁听。我听说有人为了表忠心,把几个领袖像章别在自己胸口的肉上。这种看似荒谬的事情本质上也算不得荒谬,因为你要默念几句“×××思想万岁”,胸口就算鲜血直流也不会疼。×××思想神通广大,对种地、养牛都有帮助,对各种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事情。你说这是唯物,还是唯心呢?

至此,我认为我已经辨析出中国人两套哲学的真正内涵。唯物和唯心是一回事。“钱财乃身外之物”和“有钱能使鬼推磨”是一回事。“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和文化自信是一回事。乃至于新华门照壁上的“为人民服务”和很多人调侃的“为人民币服务”也是一回事。中国人的两套哲学,归根到底也只是一套哲学而已。

5个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