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荒了比较久了,自己想一些话题,谈谈国企的管理吧,当然我指的是管理上的弊端。我没有在私企工作过的经历,要谈国企的管理,观点肯定会有点偏颇。因为我认识到的问题有可能是所有企业的通病,但是由于现状如此,我也只能就我观察到的情况进行陈述,根据常识做一些推断,但愿能够客观。另外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实,我们这种石油企业的工作性质和多数企业不同,大部分的员工都分散在一线,管理人员集中在陆地。这种特点也决定了它的管理和很多企业是不一样的。
一、政治性太浓
即便没有这两年越来越轰轰烈烈的党建活动,我们公司管理上的政治性也已经够浓了。每上台一个领导就会提出一套自己的方针政策,每年都会组织若干专题活动,经常还要对这些活动做阶段性的总结。这种管理方式很明显就是几十年来我党运动式治国的微缩版。
问题不在于政治风气的浓还是淡,而是无论你怎么折腾,对现场能够产生的有利影响都是有限的,我们一线员工遇到的很简单的问题还是没有人能够拍板,敢说负责。因为这些活动本质上是为了体现领导的政绩,并不是为了提高公司业绩,或者帮员工解决问题。作为生产经营性单位、上市企业,公司的经营压力是很小的,虽然过去两年也出现过比较严重的亏损,那也是因为油价太低,和公司的管理本身没有太大关系。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公司在中国的相关领域处于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对于集团总公司来说,我们公司挣的每一分只不过是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装到另外一个口袋。这样的垄断地位造就了一批不抓生产,只抓政治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时间浪费在编写口号上,企业的人力、物力消耗在不停的活动、运动当中。
我们知道很多央企的一把手常常一跃进入党政系统,成为封疆大吏,丝毫不必怀疑他们从企业到一个新环境是否能够适应。这些人在工作上本来就有着同样的方法论,也就是说所有的套路都是一致的。
二、打补丁
微软是打补丁的行家,如果你用Windows,并且注重系统的安全性,那么你就要面对无休止的补丁。不过,现在操作系统的安全观念已经逐渐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移了。很多时候,系统可以主动预测病毒和恶意软件,而不是只靠被动地打补丁。就像现在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疫苗,我们可以通过打疫苗来提前预防疾病,而不是生了病再吃药。
我们这个公司目前还停留在被动防御,盲目打补丁的阶段。每出现一个事故,公司就会出台一项新的管理规定,工作现场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检查表格,已经疯狂到了让人觉得每天签字画押比上班都累的程度。这些检查表格的作用说好听一点是公司把管理压力传递到了一线,说难听一点就是把责任推给了一线。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故,处理方式就简单了——我早就有规定了,你们不是也签字了吗?
责任和权力应该是相伴相生的,一线员工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应该享受相应的权力,否则这种责任就是强加的,没有说服力,在员工那里也不可能有执行力。现在我们没有一丁点儿根据现场工作环境选择工作方式的权力,哪怕这种方式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是完全安全的。比如,某天突然有一个规定,以后不能用自锁式的钩子,即便是全新的、完好的、经过检验的。某天又突然有一个规定,以后甩钻杆、连钻杆都不能用吊带,只能用提丝,这在我们这个平台根本实现不了。公司在管理上的意愿是善良的,出了这样的规定必定是哪里出现了由此引发的事故。可是不是我们就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教条的管理方式让一线员工疲于奔命,给工作带来各种不便,从而也引发更多风险。
能摆到明处的问题不多,如果你熟知冰山理论,自然也会懂得。这样的管理方式,如果是私企,早就倒闭八百回了。这两年我常常会有一种很急迫的危机感,如果我抱着这一碗饭吃到底,将来会不会有一天被买断工龄,成为下岗工人,和城管玩着躲猫猫,在街头推着小车卖煎饼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