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

安逸的生活谁都想要,可要安逸到什么程度呢?只要这样就好。朝九晚五,不用加班,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不会缩水,公积金社保按时给交,工资奖金不被随意克扣。不必很有钱,吃普通的食物,穿普通的衣服时不至于心疼就好。有一套不大不小的房子来遮风挡雨,客厅的玻璃擦得明亮,阳光照进来的时候没有一点折扣。有一辆皮实的买菜车,闲时拉着全家去比诗和远方稍近一点的地方。小孩子不算聪明,学习成绩也不差,有自己的主见,又听大人的话,懂得礼貌,在外面要看起来有教养。老婆做饭不在行,不过关键时候也能炒几个菜,会微笑,喜欢微笑。父母身体还好,能帮忙看看孩子,能跳广场舞。想看书的时候,有心思看书,没人叨叨你怎么不干点正经事。想看电影的时候,有人陪着去电影院,看悲剧的时候会真心地哭,看喜剧的时候会真心地笑。有一个人的空间,随时能静静地呆上一阵,可以想一些事情,也可以完全放空自己,没人去打扰。

如果没办法那样,这样也是不错的。工作不顺心了,有勇气说不,然后心安理得地离开,不用为了一点钱出卖自己。房子小了就少买点家具,少生一个孩子。没有汽车,蹬一辆自行车一样可以去买菜,随意停车的时候不怕有人贴条。去不了远方就去旁边的公园,一样可以看看枯萎的荷塘,坐坐旋转木马和海盗船。小孩不听话,惹人生气了,可以在她身边,给她讲一讲大道理,实在不行买点东西贿赂她。老婆不会做饭,假装数落一顿她的笨拙和懒惰,然后自己去炒两个不太难吃的菜。父母身体不好的时候,有时间照顾他们,如果去医院,我能去送,如果住院,我能去陪。没有心境看书和电影,那就窝在沙发里看看电视上的神剧,或者只是单纯地玩一会手机。家里太喧闹,根本静不下来,那我也一起去闹,而且还要比他们更闹。

这样也算得安逸。其实我们河南话里很少说“安逸”,而是称之为“得劲”。“得劲”并没有它字面上显示的那样,有一种突破的力量,它和“安逸”一样寻求安分守己的舒适,而且比“安逸”还要多出一分的理直气壮。普通人本就没有多大出息,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真理,才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并不是享乐主义,生活本身也没多少乐子可以享。多数人和像我一样,身心俱疲的时候还要强迫自己爬起来工作,家里任何一件事都操不上心、帮不上忙,没有时间和空间做些单纯自己喜欢又毫无价值的事情,花每一块钱都要精打细算,那你说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这么看的话,上面说的那种安逸简直和共产主义一样遥不可及。

10个评论

      1. 我觉得这是两码事,大城市工作的,工作一个月就能买个了,我得攒一年的钱,但是大城市的人未必有安逸的心情去玩。

  1. 昨天看一篇朋友圈鸡汤文说道“30岁前不奋斗的人和30岁还在奋斗的人都是可悲的”,我一想我也快30了,这些年安逸太舒服了,呆着就不想奋斗了,等死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