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人问我是哪里人的时候,我都会大方回答我是河南驻马店的。多数时候,对方在这样的场景里会接着露出神秘的笑容。我当然知道笑容背后的意思,像我这么豁达的人是不会计较的,只能装作什么都不明白。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如愿和他讨论驻马店的好坏,那么我的豁达也一定到此结束。
河南人的名声不好,这是几乎全中国公认的,在河南人里面我们驻马店人又出类拔萃。这里面有一定的事实,过去我们那里很穷,外出讨生活的人比较多,难免有些人行坑蒙拐骗之事。但是必须承认这个事实被夸大的了。河南有将近一亿的人口,不算比例,即使按绝对人口来算,搞诈骗的也比不过台湾吧。我看新闻里说,全国有许多诈骗专业村,专业乡,诈骗甚至成了当地支柱产业,很多人由此致富奔小康,湖南、广西比比皆是。这些没人能记住,就记住我们河南,记住我们驻马店了。别人的恶选择性地忽视,而我们被恶意歧视。有人总结过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凡是河南发生的丑闻,一定会在标题里强调这里是河南,然后评论里充斥各种丑恶的言论。如果是湖北、湖南随便一个地方,它则只会给你描述事件本身,评论也变成了就事论事。
前几年,河南人很生气,在纸媒、网络上搞正名,好像也没起到什么效果。我们驻马店思路比较清奇,说一切都是名字的错,驻马店听起来太土了。有人建议干脆改名叫天中市,结果外面不懂的人嘲笑我们。其实我们那里有一座天中山,就是一个土堆,有人说是古代观天象的天文台,或者纯粹是古人闲着没事垒土做的地理标记,因为山前立着颜真卿题名的碑刻,所以还有一定的名气。我们驻马店又早有一份报纸叫天中晚报,可见“天中”这两个字也是有出处的。后来嵩山申遗的时候,直接把“天地之中”这个名头拿走了,我们驻马店人从此断了念想。有人说可以改名叫驿城市,这个完全属于生造,因为历史上从来没有驿城这个称呼,而且已经有一个市辖区取名叫驿城区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驻马店还是没能改名。我听说在网上驻马店已经被恶搞成了魔幻之都、时尚之都,快要比肩汉中了。说真的,中国有更土的地名,北京的三里屯、公主坟土不土?可你去三里屯泡夜店的时候,大概是不会觉得它土的。
驻马店还能用地名自我安慰,可整个河南为什么名声不好呢?固然河南人身上有农民的狡黠,可谁说外地人就没有呢。湖北人不是还被比作九头鸟吗?北京、天津不也有“京油子、卫嘴子”的称呼?过去我所生活的环境里,更多的河南人他们有一种朴实的精神,能够吃苦耐劳。我在陕西、天津,甚至新疆见过不少河南老乡,他们为了生计,远离家乡干着最卑微的工作,收废品、卖菜、开出租车,但他们乐天知命。连路遥都在《平凡的世界》里称赞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人。
为什么被人歧视,归根结底一个字,穷。近代以来,我们那里简直是各种军事势力的练兵场,无论那一拨人来了都要从地上揭一层皮。贫穷久了就成了积贫,然后就积重难返了。这几年,河南的经济相当不错,总量在全国的中上游。连我们土土的驻马店也改头换面,市区变得灯红酒绿,有一点都市的风采。我们很早通了高铁,北上京津,南下广深都十分方便。如果这个时候还认为我们穷,就说不过去了。论穷的话,陕甘,云贵川的很多地方比我们穷多了。最理直气壮嘲笑我们驻马店的人,他们根本没来过我们这里,就像很多西方人歧视中国,却一点都不了解中国。我们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同学被集体嫌弃,他们本来没有大错,只是因为不幸,沦为集体作恶这种快感的牺牲品。
这个对河南的说法,的确挺悲催的。
平时我都懒得回应了。
偏见无处不在 人的劣根性吧
偏见?哪里没有偏见?人的劣根性哪里没有?
很多人是跟风的,也许他们也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道听途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