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见马伯庸写的新志异,感觉不错,我自以为见识、听闻不少古怪的事情,也一直有记下来的想法,直到被马伯庸捷足先登才下定决心。不过,文字鬼才我是比不了的,如果有人读到我写的以下,希望不要嘲笑。
莫合年间,豫南乡村有一张姓屠户,常年携带一把尖刀,四处替人杀猪,人们逐渐忘了他的名字,只称他为张屠。张屠和别的屠户不同,别人杀猪后要在主家吃一桌鲜肉做的酒席,然后还要拿走一块臀尖肉,而张屠每次只取一副猪耳就径自离去。有人嘲笑他,他也不以为忤,还解释道:世上至佳之味当属猪耳,耳根油而不腻,耳尖脆滑爽口。其年乡间犹贫,食肉尚肥,别人以为他胡言乱语,皆摇头离开。
张屠虽痴,却精于屠猪。每次众人用绳缚猪之后,便邀其讲解屠猪之计,张屠亦以此为乐。这个时候,他总是危言正色:屠户有三等,最末者不懂束缚的方法,尖刀入颈后,猪往往还能逃脱,没人能阻止它的狂奔,直到鲜血流尽才会停下来,污秽满地,不堪入目,这是不吉利的做法;中者貌似娴熟,下刀却不能选择正确的位置,血污也不能放干净,得到的猪肉腥红,这样的肉卖不出价钱;现在请大家看最上之法。众人看他取来一个大盆放至旁边,右手拿着尖刀在猪颈处比划几下,刀片瞬间一进一出,鲜血迸出,恰好流进盆内。猪的哀鸣之声渐弱,大盆也渐满。此时张屠已经在一旁将尖刀擦拭干净,听他口中低声念道“止”,猪便一动不动了,绝了最后一股气息。众人齐声喝彩。
张屠以善屠闻名乡里,时有释家居士劝诫他:你杀戮太重,煞气日久,怕要影响你的运势。张屠笑道:屠猪不过一技,与种庄稼、卖菜没什么分别,我杀的猪自己不过吃一副猪耳,如果有报应也应该显现在那些真正吃猪肉的人身上。这些话传到很多人的耳朵里,人们都认定张屠残暴成性,不会有好下场。
其后乡间禁绝私屠,乃至散猪都要卖给肉联厂,张屠遂把手艺丢下了,只是静心伺候庄稼。十年光阴,辗转而过,张屠早忘了血腥味,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只有张屠和老伴独居。一日老伴去闺女家小住,临走时交代,家里的一头猪要喂好。中午十分,张屠端着一盆猪食到猪圈,其时日光正盛,热气蒸腾,张屠忽觉头晕目眩,一头倒在了猪圈内。数日后,老伴归家,见到张屠的尸身,他的脖子已经被猪咬烂,耳朵也被吃掉了。乡人都说,这就是因果报应,张屠吃了一辈子猪耳朵,所以被猪吃掉了耳朵。
易言曰:张屠善屠,他杀死的猪在死去的时候痛苦亦微,这是积德行善。乡人相信因果报应,可他们谁又不曾吃猪肉呢?有人吃肉才有人屠杀,搞不清楚因果关系的人才会相信因果报应吧!
这个,感觉又会是新的一篇篇故事会了
瞎写的
事事都有因果轮回,唯物主义也讲因果
因是果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挺有意思。
文章写的不错。
但是张屠夫的结局,跟你的评价相反了,
你应该把张屠写成好的结局!
再来一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