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的叛逆

——读赵越胜《燃灯者》

如今我看到很多人热衷于攻击别人的出身,思想激进而且荒谬,这些人的身体虽然跨进了二十一世纪,脑袋却好像落在几十年前。他们看到康同璧爱吃豆腐乳,史良两周用一条毛巾就受不了了,不把骄奢淫逸的帽子扣在别人的头上誓不罢休。这本《燃灯者》的作者赵越胜也不免这样的遭遇,就是因为其父是所谓高级干部,能够办北图的内部借阅证,赵在他们眼里也成了虚伪的代表。你看他字里行间一直故意隐匿自己不凡的出身,其实人家非我族类!在他们看来,贵族的悲惨不值得同情,贵族的叛逆不值得相信,谁让你们是贵族呢?这不就是过去的论出身,今天的仇富吗?殊不知,十二月党人尽是锦衣玉食的贵族,祸国殃民的也多有清贫之辈。其实赵越胜在书中已经解释过了,他的朋友揶揄他是贵族时,他这么回答:

贵族并不仅意味着你站在国家阶梯的第几级上,它更是精神的身姿,是文化,是教养,是责任,是荣誉,是生活的态度,是做人的境界,是骑士精神的延续。如果魏玛大公奥古斯特不尊崇歌德、席勒,如果克腾侯爵利奥波德不尊崇巴赫,那他们不过是头脑冬烘的土领主,而国朝之肉食者大半头脑空洞,人格猥琐,行为下作,何来高贵的血脉绵延子嗣?我看那些官宦子弟大半粪土。

赵是何等谦虚,在闭塞的年代就能思考、求知又是何等可贵。出身于贫贱之人来说是一个枷锁,很多人一辈子时间也挣脱不了,于富贵之人来说只是一个黄金笼子,很多人只看到里面的金碧辉煌,何尝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十几岁时就能反思自己的阶级,嘲笑自己的既得利益,需要勇气又需要良心。这样的人比现在那些吃相难看,大快朵颐以后嘴角还挂满油脂的人何止强过千倍万倍,不值得去尊敬吗?

有些人自己遭遇不幸时以斗士自居,好像时代与他为敌,肉食者是贵族,他们是奴隶,这个时候他们痛恨出身。真正的斗士呐喊不平的时候,这些人倏忽之间又为肉食者代言,丝毫忘了自己刚才还是那个卑微的蝼蚁。似乎凡是比蝼蚁高大的都是可恶的贵族,只因为他们吃得起豆腐乳,用得起新毛巾,还办得了北图的借阅证。这个时候他们又认为出身是别人的原罪。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因为出身被鄙夷,一方面又因为别人的出身毫不吝啬地送出自己的鄙夷。这些乡民们的身份变幻莫测,堪比川剧的变脸。他们痛恨贵族,同时昼思夜想,希望成为贵族,却又虚伪地拿清贫标榜自己。

可是这个世界上究竟谁最清贫呢?也许是村南头的光棍儿张老汉,因为他是八辈贫农,可是他除了喊“万岁”,什么都不会。劝诸位,少去网吧,空气不好,少吃泡面,味道不妙。贵族的叛逆要冲破更结实的樊篱,要付出更沉重的代价,而你们只需要一个油腻腻、沾满烟灰的破键盘。

奇文共欣赏:https://www.douban.com/note/177998557/

2个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