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回忆录

如果你看过电影《梅兰芳》的话,一定会对孙红雷饰演的邱如白印象深刻。事实上梅兰芳的艺术生涯中的确存在这么一位对其影响深远的关键人物——齐如山。据说电影热映的时候,因为这么一个以齐如山为原型的人物与史实差距太大,多有歪曲,还引得齐氏后人的不满。齐如山一生为梅兰芳编了二十多出新戏,曾经策划梅兰芳赴美、苏演出,轰动一时,可以说是齐如山一手捧红了梅兰芳,如果没有齐氏也未必会有梅氏,至少梅兰芳不会有如今的这种高度。

齐梅之间的关系堪比伯乐与千里马。齐氏的回忆录里自然少不了梅兰芳的位置。可是这本书如果只围绕梅兰芳也没什么可读性了。即便没有梅兰芳,齐氏的传奇经历也值得一读。齐如山出身富庶,家族生意甚至远至海外,这种家庭里旧学底子自然不错,但是齐如山的白话文却浅显易懂,风趣幽默。这和他年轻时在同文馆的学习,熟悉多国语言,后来又去欧洲游历的经历有关,可以说齐如山对中西文化都是比较熟悉的。有这种际遇与学识的人才在那个时代都是少有的。

我花了几天时间细读了这本书,印象很深的是书中他对国剧理论详尽的总结。中国素来有修史的传统,却重于政治,忽视科技文化,很多政治之外的东西只能从正史的角落里窥见一斑。到了近现代,专门史的概念在传到中国,李约瑟修中国科技史,冯友兰修中国哲学史,梁思成修中国建筑史,甚至细致到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沈从文的中国服饰史,不一而足。而填补了中国戏剧在史学上空白的正是齐如山。可以说人家真不是有闲有钱去捧戏子的富贵公子,而是有着深厚戏剧理论与见解的戏痴。陈凯歌的电影岂止是在歪曲,简直就是污蔑。如果对戏剧尤其国剧感兴趣的话,不妨读一读这本书,肯定会耳目一新。

书中最吸引人莫过于齐氏最终的命运。抗战八年,齐如山一直隐居在北平,避世不出。1948年却只身从北平逃出,辗转到台湾,最终在台湾度过余生。看他的记述动人心处不亚于大江大海与巨流河。大历史面前,无论凡人还是精英都逃脱不了被裹挟,被琢磨的命运。家人多留在了大陆,齐如山却躲过了红色风暴,你说这是幸还是不幸呢?

以我朝的观点来看这是一本反动的书,不知道出版的时候是否有所删减,不过仅就现在看到的一些文字就足以让人惊心,值得一读吧。

6个评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