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读了之后,总体感觉是没有读前想象得好,腰封上印着倪匡的话,说这是金庸之后最伟大的武侠小说,在我看来也只是出版商的宣传语,不足为信。首先,是不是武侠小说都是值得商榷的。他讲的既不是武,也不是侠,那些貌似武侠的桥段只不过是一种刻意的点缀,即使换一种写法,也不会影响故事本身,而武侠小说肯定不是这样的。
都说张大春是一位博闻强识的作家,在这本书里能够看出这一点。书中一会讲民国,一会讲清朝,一会讲绘画,一会讲命理。难怪有人说,作者是在吊书袋。其实吊书袋也没什么不好,一部好的作品一方面是靠作家绝妙的构思,一方面也是靠作家过去丰富的积累,小说本来就是作者在讲自己编造的故事和自己听来的故事。这么来讲,所有的作家都在吊书袋。可是,吊书袋也有巧与不巧之分。像《围城》,钱钟书显然从头到尾都在吊书袋,但是读者读起来却很愉悦。这里有一个程度的问题,那就是不要破坏你的故事的主线。《城邦暴力团》悲哀的一点就是充斥太多的故事,离题太远,有些完全没有写的必要,但是作者不厌其烦地精雕细琢,反正我看到这些章节的时候,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尽量快地翻页。像讲什么江南八侠,天地会,这些说不清是真是假,无损作品整体的东西,完全可以删减掉。
另外一点就是小说的结构,太乱了。我还看到有评论说,作者在炫技。以我的眼光看,作者如果真的是炫技的话,显然是炫砸了。要么你就讲一个故事,像很多普通的小说,要么你可以讲两个故事,穿插起来,像《穆斯林的葬礼》,要么你可以讲N个故事,然后归结为一个故事,像《水浒传》,可作者偏偏要野心勃勃讲一大堆故事,而且没有合理起承转结的一大堆故事。野心是要有功力和耐心做配合的,引出千条线容易,每条都能够顺理成章地收回来就难了,这就是很多小说之所以烂尾的原因。我读完《城邦暴力团》,完全可以找出一大堆,作者没有解释清楚,甚至没有解释的问题。小说写得太大了,恐怕作者自己也掌控不住了。
总体来说,这本小说还值得一读,有些章节写得很精彩,但是不要抱有太大希望。记得梁文道在介绍另外一位台湾作家骆以军的《西夏旅馆》时,略带嘲笑意味说过,很多大陆读者都觉得好的小说一定是好读的小说。这个我不敢肯定,但是你如果愿意写一本难读的小说,就不要再期待读者都认同它是好小说。因为我们只是在读书,读书一定不是怀抱野心的,而作家写下的每一个字恐怕都是在自己的野心里浸润过的,没有野心的我们怎么能够轻易去读明白呢?
2个评论
评论已关闭。
金庸之后,还有能入眼的武侠吗?
@Louis Han: 其实还是有不错的作品, 不过都是个例,没人有金庸那样的创作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