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大概要更名为旅社了,有一些人一大早开始神秘消失,到晚上临近熄灯才会神秘出现。偶尔看到他们的身影,我甚至觉得有点陌生,并且感到由衷的幸福。一直嫉妒这些悠游于网络游戏的家伙们,我没有这样的福分。对于我来说,整天坐在电脑前,对着一群虚幻的东西简直是一种煎熬。
我所认识的网游青年早已不限于当下。还记得在高中,当我还不知道网络为何物的时候,身边就有两位同学突然节衣缩食起来,几周的功夫就饿得面黄肌瘦,后来才明白他们只是为了玩当时盛行《传奇》。我还好意劝导几句,结果差点被人啐一脸吐沫。生气兼好奇之余,也一度也试着玩一些网络游戏,比如《天龙八部》,可是到了四十级,买了坐骑,在那个苏州城里转了几圈,就再也玩不下去了——每天重复地做任务,杀怪挣经验,实在找不到太大的乐趣。宿舍有一个家伙对我说,你懂的太少,所以才体会不到游戏的快乐。我真想对他说,是你懂得太少,才会体会到游戏的快乐。世界这么大,可以让人快乐的东西有千万种,而绝不是单单一个网络游戏。我相信,如果一个人既不是网络游戏的开发商,也不是运营商,那么他存在的意义和网络游戏没有一丁点的关系。
曾经看过一本叫做《沉浮史玉柱》的书,讲的就是那位所谓的传奇商人。他复出靠的是恶俗的脑白金,第二次巅峰靠的却是网络游戏《征途》。有人说,每一个广告策划者都是心理学家。那么,游戏的开发商一定是比广告策划者还要优秀的心理学家。正如那支脑白金广告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人们记住那“脑白金”这三个字,网络游戏所做的不是为了给人带来快乐,而是为了让人沉迷,然后花钱。运营商们一直宣扬魔幻的故事背景,精彩画面,但游戏吸引人的地方归根到底不是这些,而是自由的屠杀所带来的快感。人性中最丑恶的欲望就掌握在游戏开发商的手里,他们所耗费的巨大心机不得不让人佩服。《南方周末》发过一篇关于网络游戏的特稿,说网络游戏铺就的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我的那些家伙真的被奴役了,我可以作证!
这些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当然有很多客观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我们自己的堕落。我们浪费了自己的青春。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八十年代的大学生都是文学青年,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都是游戏玩家。这大概就是二十年后,伟大中国造就的又一个悲哀。
——————————————————————————————————-
艾未未先生的独立博客http://blog.aiweiwei.com/
你这论调跟杨叫兽一样了
照这么说,下棋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游戏能创造GDP呢……
意志薄弱的人,不沉迷游戏也会沉迷别的东西
就业机会就那么多,就算没人玩游戏也一样会有人找不到工作
都是些现实中的无能
史玉柱是不择手段的人,尽管取得了个人的成功,却令大众反感。
做到不沉迷网游确实很难,特别是已经陷进去的时候,爱地有这样的反思就已经不错了~我想你以后也不会再沉迷网游
@Betty,
1.不知道杨叫兽是那个叫兽
2.下棋很好,但如果一个并非专业棋手的人沉迷下棋,影响本职工作,就不好了
3.正因为意志薄弱的人容易沉迷,所以那些诱惑的存在才不好
4.正因为就业机会有限,才要努力重视自己,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不是沉迷于一些无益的东西
@乱序,
从来没有沉迷过,谈不上“再”
你也一直没写了啊。
@乱序,
天气热,人也懒了!
网游指数为O。。。